浅论革家人的服饰文化

姓   名:王维斌

学   号:09410301036

班   级:09级历史学(1)班

指导教师:黄群老师

摘要:

革家人的服饰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革家人的服饰独具特色,尤其是年轻妇女的盛装,以蜡染、刺绣和银饰完美的巧构而成,色彩鲜艳,光灿夺目。在服饰的图案花纹上,革家人主要以弓箭和太阳为主,这是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 —— 传说中的射日英雄“后羿”,因此,弓箭和太阳在他们的服饰文化中一直被传承下来。可以说,革家人的服饰对其民族而言,既是一种物质财富的象征,又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革家人;服饰;习俗;物质财产;民族文化

 

革家人,是现居贵州省境内有待识别的民族,人口近6万,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黄平、施秉等十余个县、市。其中素有“革家人之乡”的黄平县重安江河畔,就聚居约革家人总人口的二分之一。革家人好居高山,从革家人大寨的望坝村,枫香寨,塘都村可以得到见证,这已成为其民族居住的地域特征。革家人拥有属于其民族共同的生活地域,共同的民族语言,共同的民族服饰,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和共同的生活习俗。其中,革家人的民族服饰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一本“历史古书”,它形象生动地容纳了革家人对先祖的记忆,民族战争迁徙的过程和民族文化的构造。革家人的服饰主要由蜡染、刺绣、银饰三者的巧构而成,其工艺独特,整齐,美观,大方,朴实,色泽艳丽。革家人的服饰对其族群而言是一种骄傲,因为他们的服饰凝结着其民族的勤劳和善良,也是其民族智慧的结晶,对民族的识别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近年来,研究革家人文化的学者颇多,小则大学教授、专家、社会中的民族文化爱好者,大则地区或国家的民族文化研究所及民族事务委员会等,其发表了较多有关革家人文化的文章和著作,对革家人文化在生活特征、语言特征、服饰特征等诸多方面作了自我论述和发扬,使革家人的文化得以与外族文化碰撞的机会和加强人们对革家人的认知起到了不可否认的作用。同时,对加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本文中,笔者以革家人的身份,并以革家人的服饰文化作为主题,来对其民族服饰文化的起源,发展,工艺构造以及社会影响等要素进行论述,这对进一步探究和挖掘革家人的服饰文化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革家人的概况与服饰的历史渊源

(一)、革家人 ——  一个有待识别的民族

 

革家人,实称“亻革(g e)家人”, “亻革”为合成词,在中文字库里无“亻革”字,故去“亻”取“革”,简称“革家人”。 革家人自称为“哥摩”( 革语),汉族称其为“仡兜”或“革兜”,苗族称其为“嘎兜”或嘎斗”,不同的民族对革家人的称呼都有所不同,这是在于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所导致的结果,其实质都是对革家人的认同。革家人虽然是一个有待识别的民族,但其有着悠久是历史渊源,这也是一个民族永存下来的依据。

    革家人在史料中有纵多记载,汉代史籍中载有:“僚在牂牁”。“牂牁是古代郡名,在今贵州境内,说明贵州很早就有革家人居住。《黄平县志》载:“仡兜一名盖牌,男人性悍……革家先民是古僚族支系”。[1]《贵州图经新志》载:“府志附郭士之民,境内夷民种类不一,其居山者,曰洞人、曰扬黄、曰仡僚、曰仡头、曰沐僚”。[2]《贵州通志》载:“黔之苗蛮,为类不一,有曰革、曰佳、曰僮、曰僚……革者其俗出入,以革为生,故曰革”。[3]其中“ 以革为生”之意,是以“狩猎”来维持生存。《平播全书》载:“仲家苗、仡兜、木仡……原是贵州铜仁、镇远等处良民”。[4]《黔南识略》载:“施秉有黑苗、花苗、仡兜三种”。[5]《老学庵笔记》载:“辰州,靖州蛮有仡伶、仡僚、仡榄、仡楼和山瑶等五族”。[6]《镇远府志》载:“仡兜,镇远,施秉皆有之,好居高坡,不篱不垣,男子衣类土人,女子短衣,偏髻,绣五彩于胸袖间,背负海巴”。[7]上述史料记载,革家人多与“僚”有关,因此,“僚族”作为革家人先民被史载下来。在明朝万历期间,官方和民间皆以“仡兜”来区分革家人和其他民族,“仡兜”亦为“革兜”,亦是现汉族人对革家人的称呼。

     据史料记载,革家人原居于黄河以北,战争失败,不断南迁,迁入江西,大约600多年前再战败,由江西迁入贵州境内东南部地区。革家人人口少,好居高山,少被关注,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苗族的一支,但革家人拥有其独立的生活地域、语言、服饰以及生活习俗。现在的革家人一直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传说中的射日英雄后羿,从他们的服饰图纹和生活习俗来看,弓箭和太阳一直是他们的图腾和崇拜的信物,他们从不承认是苗族的一支。社科界泰斗费孝通先生早在1952年就撰文指出:“革兜是一个名族,是少数民族中之少数,是古代僚族的后代”。但在解放后的十多年里,国家和贵州民族事务委员会曾多次对革家人调查研究,得出结论有二:“其一是革家人可能是一个独立的民族,其二是革家人可能是苗族的一支”。论断不定,未能将革家人列入中华民族之册,仍待识别。直至20038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出(2003)公(治)118号文件,按照“凡已按照少数民族对待的仍按少数民族对待,填写民族成分时原来怎么填写仍怎么填写”的原则,将革家人居民身份证民族项目填写为“亻革家人”。

     

(二)、革家人  ——  民族服饰文化的历史渊源

关于革家人的服饰,早在先秦两汉时期的史籍中就有“椎髻斑衣”的记载,而今革家妇女头顶绾的椎脊形状发髻(高约十厘米,直径约五厘米)和上身穿的蜡染刺绣花衣,均与“椎髻斑衣”互为印证。清代段荣励的道光《清平县治》卷五就有“兜……妇人髻高,缠以花带……。女子带花帽帽边贯以珠缨,前面相交后拖一幅,女子上帽下裹,均带海巴,头巾对角方巾为之……衣块裙脚皆绣花……[8] 爱必达的道光《黔南识略》卷十二亦云:“兜……妇女绾髻,束花布一条,两端披与肩齐,衣盖膝,刺绣于胸袖间,昔称佩刀挟弩之风……[9]而在清乾隆《镇远府志》龚传绅纂本皆有类似记载。上述记载,比较系统地体现革家人的服饰形状特征,以后的变化甚小,究其原因,一是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下,革家人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有了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二是族群部落间的征战减少,革家人的人口逐增,民族的共同的心理素质形成;三是国家开明的民族政策,使革家人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形成族群意识。

    革家人的服饰主要以“弓箭”和“太阳”的图纹入图,尤其是红缨珠太阳帽,抹额为弓,发簪为箭,红缨须为太阳,形成了立体的实物射日图。这与他们传说中的先祖有关,传说在远古时期,天上出现七个太阳,没日没夜地在大地上空周旋,温度极高,烤得万物枯死,江河枯竭,人们无法生存。当时,僚部落有一个善于射箭的人,名叫“羿”,人们都要求羿射掉太阳,拯救苍生。一天,七个太阳又同时出现于上空,羿立即备弓取箭,爬上苍天大树,举弓一气射掉了六个太阳,留下最小的一个,从此,这个太阳昼夜有规律的出现。大地不再炎热,万物重生,江河滔流,苍生兴盛。此传说在现在革家人婴儿满月酒的古歌“摆解轰”(歌词很长,需两个多小时方能唱完)的歌词中有明确的记载,其义是把婴儿似为出升的太阳,希望健康成长。革家人把羿视为心目中的名族英雄,为了永远纪念羿对人类做出的贡献,革家人把“弓箭”和“太阳”图纹融入了他们的服饰文化之中。“羿”亦为“后羿”,同“后裔”皆同音,这大概就是革家人是“后羿”的“后裔”吧。革家人的上衣,被称为“蜡染刺绣铠甲”,名字的由来,亦与一个传说有关,传说中革家人的祖先是一名将军,屡立战功,受皇帝赐赏“红色铠甲战袍”,功成身退后,常取袍于院里晾晒,不慎被孙女穿于身上,外观十分英姿潇洒,便叫孙女仿制战袍,传于后世,以此来传承祖先的荣耀,于是就有了现在革家人“战袍式的铠甲盛装”。

    革家人的服饰主要以红、白、黑三色为主,红色为主调。毛泽东曾说:“中华儿女多壮志,不爱红妆爱武装”。从革家人的服饰色调来看,可以断言,革家人既爱红妆,也爱武装。革家人的服饰制作,工艺精巧,工序复杂,学制需时长。革家人的女孩一般从五、六岁就开始跟革家人的服饰能手(祖母,母亲,姐姐,伯母等)学习蜡染和刺绣的工艺,到了十六七岁便学成,成为熟练的革家人服饰制作能手,并拥有了自己亲制的一套盛装,这套盛装既是礼装,又是嫁装,这时女孩就可以出嫁了。

革家人的服饰是其民族文化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很好的保存了革家人古香古色的民族文化,从显性的民族特征来看,革家人的服饰可以印证其民族的根源,对民族的识别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革家人的服饰构成元素与形式特征

 

   革家人的服饰,有男装和女装之分。男装工艺较简单,分为便装和礼装。女装工艺较繁杂,分为童装、便装、盛装。

 

1、    男装特征

 

<1>男士便装

革家人成年男士的便装,受汉服影响较大,基本被同化。

 

<2>男士礼装

革家人男士的礼装仍续古式,分为白喜礼装和红喜礼装两类。白喜礼装用于丧葬,是孝子专用,亦称“孝装”,其工制简单,由一件或青或蓝的窄袖长袍和一张白色“孝布”(长约3米,宽30厘米,布一端挽头两三圈,另一端垂至膝部)构成。红喜礼装较为美观,工序较繁,帽为围头锥形蜡染嵌绣顶头帽,帽围插满数量不等的雄性野鸡细羽毛,帽顶插三根以上的雄性野鸡长尾巴,形状奇特,亦称“雄鸡帽”或“鸡冠帽”,照应了革家人的先祖们以狩猎为生的情景。上衣为蜡染长袍,以黑、白二色入图,图纹以方块和线条嵌套而成,衣底两旁分岔,并用宽约5厘米的红色织花带把蜡染长袍稳固于上身,花带两端系红须,于背挽结,红须垂于背。上衣两袖为刺绣花纹,图纹艳丽。裤较随意,与一般朴素的汉裤相同。鞋在古时为衲帮钉鞋,而今为汉式皮鞋。红喜礼装用途较广,尤其是盛大的节日集会,例如:革家人大年初二的“芦笙舞”, 农历正月十五的“男女青年踩亲舞”,农历二月初二的“芦笙会”以及迎亲、新郎官或扮新郎等节日或场合必须穿。之外,在走亲访友或祭祀祖先时亦可穿。

 

2、   女装特征

 

<1>童装

革家人的童装,是七、八岁以下女童们(男童少有)的盛装。其帽为“蜡染刺绣花童帽”,帽额较高,戴时皆露额,帽侧较低,遮蔽两耳与后颈,利于保暖。帽由蜡染与刺绣嵌套而成,蜡染布于四周,刺绣饰于顶部,图案皆以红、黑、白、黄四色日纹入图,色泽鲜亮。帽前后左右皆系红色帽须,顶部缀一排椭圆的银质菩萨片,银色光泽,与日辉映,似如“妃冠”。其衣为“蜡染刺绣花衣”,皆由蜡染与刺绣嵌套而成,图案以铜鼓纹入图。腰系蜡染刺绣转兜,兜内绘一轮初升的太阳或是一朵刚盛开的莲花,其意在于希望孩子健康成长。裤为青、蓝、黑等色布料制成,比较单调。鞋为手工制布鞋,轻巧耐穿。女孩们的童装在平时嬉戏方可穿戴,若是盛大的节日集会,穿戴更佳。

 

<2>妇女便装

革家人妇女的便装,形状一致,样式不一。装貌是由蜡染方帕帽、上衣、围腰、裤和鞋组成。蜡染方帕帽是由两层大小一致的方形蜡染合并而成,帕的左上角系有一根细带,戴时,用方帕挽围于头上,用细带打结稳固,方帕下端垂于脑后。有者戴时使下帕往外稍翘,有利于散热,有者还戴上抹额,系上织花带,此装束一般是年轻妇女们的爱好,较年长者皆不带。上衣的色调单一,一般以青、蓝、黑色为主,布料在古时用自织家机布,现用灯草绒和金丝绒两种。衣襟较大,襟前稍低,且平于肩。衣袖较窄,长至腕部。衣开口于右侧,长至臀下,两侧开岔。 围腰形如西方的城堡,下方略大,上椭略小,顶部有一纽扣与上衣相接。其外形变化不大,内织纹色不一,有青、蓝、黑纯色为调的,亦有杂色或蜡染刺绣纹。唯有抹胸前的图案不变,其图案是用白线饰成,图纹为两座山之间有一个凸起的平台,台上有一朵闪闪发亮的仙花,如观世音菩萨的莲花座,又如阴山太阳神岩中的画像,其意难解,视为民族文化特色。腰部缝有织花或蜡染系带,带端皆系红须,戴时用系带于背后挽结,红须垂于背。裤亦为简单,色调和布料与上衣相同,大小因人而异。鞋在古时为自制布鞋,现鞋类多样,农村劳动妇女皆喜穿解放鞋,此鞋便宜耐磨。革家人妇女的便装,是革家人妇女们的日常装束,其有轻便,大方,朴素的特点,着装易用于生产劳作,亦易于清洗。这种装束在革家人聚居地随处可见,成为一道亮丽的民族文化景观。

 

<3>妇女盛装

革家人妇女的盛装,亦称为“阿礼裪”(革语),华美之意。盛装是革家人的服饰最典型的代表,也是革家妇女们智慧的结晶。主要由后羿帽、蜡染花衣、贯首、方裙、围腰、百褶裙、绑腿、鞋等组成。

后羿帽,分为红缨珠太阳帽和顶天帽两种。红缨珠太阳帽,亦称“阿扭绸”(革语),是革家人未婚少女佩戴的帽子。帽顶由平整的日纹重叠而成,呈圆状,圆中留一小孔,圆外有约52串黑色串珠联接,向外呈放射状,四周有长约5厘米的红须垂下,形如炽热的太阳,帽檐是一块圆形的蜡染方帕。佩戴时,先将头发于头绾髻,戴上帽,使圆形蜡染方帕垂于两耳和脑后,用银簪从帽顶的小圆孔插入发髻,使其固定,用一条弓状的银质抹额围住红须,再用织花细带稳固抹额于帽顶外围,稍将额上的红须理出,任其在抹额中外垂摆,此时,红缨珠太阳帽已戴完毕。顶天帽,亦称“帕帕秧褐”(革语),是革家人生育后妇女们的帽子,是区分革家妇女是否生育的标志,帽由方帕蜡染、发簪、抹额,织花带、花冠带组成,佩戴时,妇女们须将头顶的头发剪掉,梳四周的头发于顶部绾髻,发髻内衬有弯月似的状物,以薄布包裹,用细长的头绳一层一层围绑,完后用发罩罩住,接着用蜡染方帕绕髻而围,露出发髻,呈锥形,插上银簪,戴上抹额,绑固织花带,再将花冠带一层层呈锥形绕围于头顶,形如顶天塔,顶天帽之名就由此得来。红缨珠太阳帽和顶天帽中都有银质抹额、织花细带和发簪等饰物,这与革家人的祖先崇拜有关,银质抹额似弓,织花细带似弦,发簪似箭,三者正好构成张弩待射图,尤其是红缨珠太阳帽,象征着后羿射日,故称后羿帽。

蜡染花衣,亦称为“袛裺”(革语),是由青底蜡染制成,衣领较矮嵌有蜡染花纹,衣开口于右侧,两下侧分岔,长至手垂腕部,袖宽稍短,均嵌有红、黄、桔黄色刺绣花块。从整体看,蜡染花衣制形一致,但图纹不一,纹变莫测,各具特色,韵味无穷。

    贯首,亦称为“武士铠甲”,分为两类,一类由蜡染制成,一类是用家机布制成,形如“T”或倒“品”,周边均嵌有刺绣图纹,前短于胸部,后长至臀部,无袖宽肩,中留一方孔,戴套于蜡染花衣外,貌如作战中的武士,潇洒威武。

    方裙,是佩戴在腰腹处蜡染花衣外的一块方形刺绣,图纹多变,大多用花瓣和方框来点缀,形成大框套小框,小框织花纹的美图。它与贯首相互映衬,贯首若是武士的铠甲,那么,方裙就是武士的箭牌。

     围腰,其制法和穿法与便装相同,色泽比便装鲜亮、美观。裙片,亦称为“袢禧”(革语),是由方块状的蜡染制成,面积有围腰一半大,一边缝有宽约6厘米的编织花带,戴时,裙片套垂于围腰之外,编织花带与围腰带重叠于背后挽结,稳固上衣。围腰和裙片的佩戴,不仅装饰美观,还蕴含着古时革家人妇女们在内务上的勤劳和贤惠。

 百褶裙,亦称“袛簦”(革语),用家机布制作,为手工制法,制时,取布绘制几何图,蜡染后,以手工扎出褶,用针和线扎牢,把裙子绑在竹筒上,再用高温蒸汽定型后成百褶。裙从上到下分为三个部分,呈放射形,上部分是用青色布制成的褶皱腰,裙腰上两端缝有宽约3厘米的织花系带,其作用是扎牢裙子。中间部分是黑蓝相间细而密的的褶皱。下部分是较大的褶皱,是由蜡染和刺绣错落镶嵌而成,外形整齐,庄严。

    绑腿,革家人称“揽褈”,意为裹腿。它是用丝绒编织而成,长约3米,宽约5厘米,织带由红、黄、白色丝带交织而成,图案呈几何形的花条状,带上端系有细带。绑腿时,由下端一层层往上裹,齐于膝用细带扎住,再用系有10个红色要须的织花带绑于小腿中部,要须垂于腿前。

   鞋,古时盛装均穿衲帮钉鞋,以皮革作底,布作帮,底部钉有14颗铁卯钉,既能牢固鞋,又能防滑。现为汉制皮鞋。

 

三、革家人的服饰工艺特征

革家人的服饰是传递其民族文化的主要机制之一。革家人的历史除了在古歌古词中有所流传之外,其余的主要体现在服饰上的蜡染、刺绣、编织和银饰工艺特征上。

1、  蜡染工艺特征

蜡染,革家人称“阿裪”(革语),关于革家人蜡染,很早就有文献记载。《岭外代答》载:“其法以木板二片,镂成细花,用以夹布,而熔蜡灌于镂中,而后乃释板取布,投诸蓝中,布既受蓝,则煮布以去蜡,故能受极细斑纹,灿烂可见”。[10] 《贵州通志》载:“用蜡绘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11] 上二文献均描述了革家人蜡染的制作方法和过程。《黔南识略》载:“革兜妇女挽髻,束花布一条,两端披与肩齐,衣盖膝,刺绣于胸袖间”[12]《清平县志》载:“革兜分红白二色,妇女人髻高重重,缠以花带,红则红花(刺绣),白则白桦(蜡染),女子带花帽,帽边贯以珠缨,前后相交,后拖一长幅,女子下帽下襄,均藏海巴。头巾以对角方布为之,衣裤裙角皆刺绣。《镇远府志》载:“革兜女子短衣重裙,虽不及仲家之长,而百褶堆拥则过多,绣五才采于前后胸背并衣袖之间,背负海巴,蚕茧累累如贯珠”。上述文献记载表明了革家人的服饰蜡染很早就有了,并且图纹和制作工艺与现在相差无几。

千百年来,革家人传统服饰蜡染的题材和纹样基本不变,主要由日常生活中的花、鸟、虫、鱼、兽等自然纹样组成,另外,族群图腾崇拜的弓箭、太阳,民间信仰的龙、凤,神话或民间传说中的城堡,以及抽象的几何图形回纹、太阳纹、三角纹、水波纹、螺纹等纹样也是组成中的一部分。纹样以流畅的双线勾勒为主,画工精细,独特。革家人传统服饰蜡染在绘制中有其民族特有的选材和制作流程。

 

<1>、蜡染选材

革家人传统服饰蜡染主要材料有蜡刀、蜡锅、蜡、布、火盆、平木板、草杆或竹片、剪纸花样、染料和染桶等。蜡刀由呈半圆形、三角形、斧形的铜刀片构成,刀片中间连接长710cm的木柄,柄裹有棉布,以便防热,铜刀片细粗有别,细则绘细纹,粗则绘粗纹,选用铜片做蜡刀的优点在于冷却凝固快,便于蘸蓄蜡料; 蜡锅用于熔蜡,瓷碗或金属钵均可用;蜡是蜡染的防染剂,种类较多,有蜜蜂蜡、木蜡、虫蜡、石蜡等,革家妇女常用的是蜜蜂蜡,因为革家人常养蜜蜂,取材容易; ,革家妇女常用的是家机白布,布质光滑、鲜亮;火盆是用来保温使蜡汁不凝固,常用的是搪瓷盆,用时,在盆里装一半的土木灰,灰中间放一些火星,用木炭放于火星上复燃,再用土木灰盖住,把蜡锅放于灰上以便保温;平木板是用来垫布块描蜡,平木板的大小因布块而定; 草杆或竹片相当于现在的量尺,用来量取距离;剪纸花样种类多样,用来调整图纹位置;染料是由卤灰汁、蓝靛、白酒调制而成的泥状蓝靛染料,是蜡染的染剂;染桶较为随便,用于染色。

 

<2>蜡染制作工艺流程

革家人传统服饰蜡染制作的流程较为繁杂,一般要经过练布、点蜡、浸染、去蜡四大步骤方能得出花纹清晰、色彩鲜亮的蜡布。练布是将布上的杂质清除,使布变得洁白而柔软,把它平整地裱在平木板上,再在其上勾勒出要绘制的图纹痕迹,以待点蜡;点蜡是按照布置图纹的需要,用蜡刀蘸蓄蜡汁绘于图上,方法似依葫芦画瓢,但图纹有粗细,绘制时需谨慎,手工要轻巧,方才绘出图纹效果;浸染是将上好蜡的布料放入含蓝靛染料中去染色,布料颜色的深浅由人的所需而定,深色则染色的次数多,浅色则染色的次数少,染料的浓度亦由人的所需来调整;去蜡是用清水漂洗染好含蓝靛染料的蜡布,除去布上的浮色,然后放入沸腾的热锅中煮,使残蜡受热融化于水,反复几次,残蜡除尽,现出鲜亮的蜡布图纹。

 

2、刺绣工艺特征

刺绣,革家人称“阿裺”(革语),是革家人传统服饰中除了蜡染之外又一大亮点。主要用于装饰衣领、袖臂、衣袖、衣摆、背扇、群片等,与蜡染相映衬。图纹多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花、鸟、虫、鱼、象、虎等自然物以及图腾崇拜的弓箭和太阳等,描绘出的图案很失真,是花非花,是鸟非鸟,虚实相生,物景重叠。形状变化不一,主要由棱形嵌套而成。颜色均以红、橙红、鲜黄为主色调,色泽鲜亮。针法多样,主要以平绣、盘绣、桃花绣、插花绣为主。此外,革家人传统服饰刺绣的立体感强,制作需时长,工艺精细。制作时, 革家妇女需取一块较厚的光滑黑刺布,用绣针固定在一块较长的布(布随取,适合即可)中间,人坐凳上,把长布两端固定于大腿与小腿之间,夹紧,刺布平整现于胸前两腿之上,再用细针等工具在布上勾勒所需图纹,完毕后,把线穿于绣花针上,开始上线,直至绣完。

 

3、编织工艺特征

编织,革家人称“阿裰”(革语),是革家人传统服饰必不可少的工艺手段,主要用作围腰、方裙,百褶裙的系带和绑腿带等。织花带图纹呈几何形,大小由人定,以红色为主,略杂黄或黑色作陪衬,样式朴素,大方,美观。编织花带的工艺也较复杂,编织时,革家妇女先布排好编织线(丝线或棉线均可用),然后,把编织的一端扎在自己的腰上,另一端系于外物稍高于腰处,用一把梭子(梭子的大小因编织而定)引着各色丝线在编织上来回穿梭,编织的图纹由自己所需而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就织出自己想要的花带。

 

4、银饰工艺特征

银饰,革家人称“铃”(革语),是革家人传统服饰必不可少的装饰品。革家银饰,主要分头饰、颈饰、手饰三类。头饰主要有发簪、抹额、耳柱,颈饰主要有戒指项、空心项、螺蛳项、板项、手项、响铃项,手饰主要有戒指、螺蛳镯、蒜叶镯、蚕镯、毛虫镯等。银饰款式固定,图案也比较统一,主要以星辰、太阳、龙、凤、虫、鱼及部分植物图样与蜡染刺绣图纹组合。图案或有金属硬模打印,或以手工雕刻,物像造型夸张生动。比如银抹额和板项,银抹额为一条薄银片,上印凸形太阳、星晨等图,佩戴时,弯成弓形,与发簪相配,形似弓箭。抹额上的太阳纹,与汉代日光铜镜上的图案如出一辙。板项中心雕火球,两旁刻双龙、四凤、四鱼,正中下端吊一银盘,上饰盘龙,两旁悬挂狮、虎、刀、矛、响铃、唢呐等物。女子戴在颈上,与头上银饰日、月辉映。

革家佩戴银饰,有严格的年龄之分。女童一般只带饰有菩萨片的童帽。女孩六七岁至生育以前,均佩发簪、抹额和戒指,这时,母亲卸去戒指项,祖母摘掉抹额,曾祖母摘下发簪。这与革家妇女佩戴银饰的风俗有关,除了对后羿的崇拜有关之外,还与古代生殖崇拜有关,在原始时代,弓箭是男女交合的象征。弓箭造型的头饰,是属于少女和有生育能力的母亲的。当了祖母,不再生育,就不必再佩抹额()。成了曾祖母,已无性欲,故去发簪()。生殖崇拜的遗俗,在今革家祭祖时任有体现,如以前身女阴拟物预测是否兴旺。这种习俗,也是革家银饰工艺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四 结语

总之,革家人的服饰文化内涵丰富。服饰造型、图纹花样和工艺特征均与革家人的文化息息相关,也是千百年来革家人历史演变的印证。从整体上看,革家人的服饰文化具体表现为:一是革家人对图腾(太阳和弓箭)的崇拜;二是民间龙和凤的信仰;三是对神话或传说中城堡和田螺姑娘的流传;四是对武士精神的崇尚;五是对祖先迁徙场景的回忆;六是对幸福生活的歌颂。同时,服饰文化也是识别革家人的主要媒介之一和与外族区分的主要标志。对革家人而言,服饰不仅是他们的生活必须品,也是民族最宝贵的物质财富和最珍贵的文化艺术价值,是整个革家人的灵魂显现。

但是,笔者认为,革家人的服饰文化正趋于汉化或消失,究其原因在于:

1、改革开放以来,革家人从刀耕火种的农业社会进入了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了适应新社会,新生活,革家人不得不抛弃旧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生活结构的变化,导致了革家人的服饰文化的变化。

    2、革家人的女性是革家服饰工艺的主要传播和传承者,但革家人自古以来就有重男轻女的现象,导致了革家女孩所占人口的比例减少,加上现在的革家女孩从小就进入汉式学校学习,长大后大多数不是出外地挣钱谋生就是嫁于外族,对本民族文化特征了解甚少,老一辈的服饰工艺能手又相继老去,这样,革家人的服饰工艺技术和文化将面临失传或消失的危险。

 3、革家人是一个有待识别的族群共同体,人口少,整体文化水平低,受政府的重视和外族的认可不足,再加上历史上的一些局限性,使革家人及其文化在历史的竞选中逐渐衰落或消失的迹象十分明显,服饰文化也难免幸存。

因此,对革家人及其文化的保护就显得极其的重要,不仅需要国家政府的大力维护和外族的支持,也需要革家人做出相应的努力。与之,革家人在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同时,也要加强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从而,进一步挖掘本民族服饰文化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使之与时俱进,争取在历史的竞选中不至于淘汰。

 

 

 

参考文献

 

(1)  刘丽荣.从革家人说起[J].西部论丛,2007,(10.

(2)  熊 忆.贵州麻塘革家传统服饰[J].装饰,2007(10).

(3)  李技文.革家人族群认同的文化表达——以枫香寨为例[C].人类学研究,第19卷,第5期,200810.

(4)  李技文.革家人的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C].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8卷,第5期,2010.

(5)  刘必强.革家人的服饰.文艺论丛,1996,3.

(6)  彭香忠.贵州民族服饰[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7)  潘光华.贵州蜡染工艺浅谈[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8)  张 建.贵州黄平革家传统蜡染艺术文化研究[J].民族文化,第6期,2012.

(9)  周莹.解读贵州革家服饰蜡染艺术中的族群性——黔东南州黄平县重兴乡望坝村的田野考察案例.装饰,第6期,2012.

(10)  周莹. 革家服饰蜡染艺术的族群认同研究——贵州黄平重兴乡的研究案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11)  梁练方.革家女子服饰结构与图案探析.大众文艺.

(12)  戴小明,盛义龙,刘木球.民族识别与法律认定——以革家人认定个案为研究样本[C].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8卷,第5期,2011.

(13)  马贤伦,廖南.革家阴阳两系结构实地考辨.贵州文史丛刊.

(14)  陈景林.斑衣卉服,蜡染之乡[J].芙蓉坊,1999,(9.

(15)  吴乔明.革家蜡染,保护创新的源泉[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16)  刘邦一.试析黔东南苗族服饰的文化特征[G].贵州民族研究,第27 卷,第5期,2007.

 

 

注释

 

[1] 王孚镛纂,李台修.《黄平县志》卷十二,长沙:湖南图书馆,1999.嘉庆版.

[2] 沈痒,赵玉瓒.《贵州图经新志·风俗》卷五,弘志版.

[3] 鄂尔泰等《《贵州通志》卷七—卷九,清乾隆六年(1741年)刻本

[4] 李化龙《平播全书》卷八,北京:商务印书局,1936.

[5] 爱必达《黔南识略》卷十四,清·道光27年(1847年)

[6] 陆 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北京:中华书局,2006.

[7] 龚传绅纂,蔡宗建修《镇远府志》卷九,古籍刻本,清乾隆五十八年(1993年)

[8] 张柬,彭泰楠《清平县志》卷五,清道光18年(1838年)

[9] 爱必达《黔南识略》:卷十二,清道光27年(1847年)

[10] 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六《服用门》第一百一十二条:斑布.清乾隆至道光间刻本重印

[11] 鄂尔泰等《《贵州通志》第十二卷:蛮獠,清乾隆六年(1741年)刻本

[12] 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二,清·道光27年(1847年)

 

 

 

 

  

 

打赏

谢谢您的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

  • 支付宝扫码打赏

  • 微信扫码打赏

  • 扫码打赏,建议金额1-10

    特别声明
    来源:亻革家历史 > 亻革家服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亻革家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作者保留权利。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亻革家网立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