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亻革家女性盛装技艺特征与文化内涵 亻革家头条 第1张

黔东南亻革家女性盛装技艺特征与文化内涵 亻革家头条 第2张

黔东南亻革家女性盛装技艺特征与文化内涵 亻革家头条 第3张

摘要: 贵州黔东南亻 革 家人依山傍水而居,少与外界交流,因此其女性盛装民族与艺术特征鲜明,反映出文化与艺术的双重属性,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文章以黔东南亻 革 家女性盛装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历史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调研的方法,以图像学和社会学为角度,对黔东南一带亻 革 家女性盛装的构成形态、着装步骤、技艺特征、文化内涵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析。研究表明,亻 革 家女性盛装中运用的刺绣工艺独具特色,技艺精湛,蜡染纹样题材独特,构图严谨,充分体现了亻 革 家妇女的智慧与勤劳。另外,亻 革 家女性盛装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是亻 革 家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亻 革 家人正是通过服饰这个媒介,构建了本族群的社会记忆与历史记忆,强化了族群认同,更增强了民众间的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 TS941.1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1-7003(2019)06-0081-08   引用页码: 061301

Abstract: The Gejia people live at the foot of mountain and beside rives in Southeast Guizhou. They seldom communicate with the outside world, so the female costume of Gejia has obvious national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reflects the dual attributes of culture and art. It has high research value. This paper took female costume of Gejia in Southeast Guizhou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n,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composition form, dressing steps,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Southeast Guizhous female costum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conology and sociology by combining historical literature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embroidery techniques applied in female costume of Gejia are unique and exquisite, and the patterns dyed by batik are unique, with precision picture composition. These fully reflect wisdom and diligence of Gejia women. In addition,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displayed in female costume is the most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of Gejia people. By taking the costume as a medium, the social and historic memories were constructed, and ethnic identity and cohesion were strengthened.

Key words: Gejia; female costum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connotation; Southeast Guizhou

亻 革家(又名仡兜或亻 革兜)是一個拥有悠久历史,但又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目前被划分为苗族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在贵州黔东南的黄平县、镇远县、关岭县,施秉县、凯里市等地。亻 革家人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习俗和服饰。亻 革家妇女服饰分简装和盛装,盛装是亻 革家重大节日或祭祖、婚礼等场合时穿着的服装,也称为“古装”。

由于亻 革 家人居住的地方相对偏僻,所以对亻 革家服饰进行研究的学者较少。雍德[1]、熊忆[2]对亻 革家服饰的构成进行了分析;钟静[3]对亻 革家女装结构和着装方式进行了简单描述;廖春霞[4]对亻 革家服饰的起源进行了简略探讨;龙初凡[5]对亻 革家服饰所蕴含的文化寓意进行了考析,但不够具体。并且,笔者发现有关亻 革家服饰技艺特征方面的论述几乎没有。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笔者希望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图像学和社会学为视角,对分布在黄平县枫香寨与凯里麻塘亻 革家寨的亻 革家女性盛装的构成方式、着装步骤、技艺特征和文化内涵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与分析。

1 亻 革家女性盛装的构成及其着装步骤

亻 革家女性盛装由首服、上装、下装、足服和饰品这五部分组成。首服主要是指女性头式的装束;上装包括蜡花衣、贯首衣、上衣围胸三部分;下装包括百褶裙、围裙片、围腰片和绑腰四部分;足服包括高丁皮鞋和绑腿;饰品则是指装饰在服装上的坠饰和装饰在女性身体上的配饰。

1.1 亻 革家女性盛装的构成

1.1.1 女性首服

亻 革家女性的首服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和身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亻 革家未婚女性戴蜡染圆顶红缨朱帽,亦称太阳帽,主要由蜡染帕、圆形的挑花刺绣红褶皱布、呈放射状的黑色串珠、红缨穗、围头银片和银簪组成(图1)。已婚妇女的首服则是将经过蜡染的花冠帕代替带有黑色串珠的红缨穗帽,并且在中间位置露出形状似月亮的红色绾鸠。60岁以上做祖母或外婆的妇女头戴蜡染花冠帕,也有的在蜡染花冠帕周围戴上用黑色纱布包裹着的围头银片。《清平县志》卷五载:“亻 革兜分洪白二色,妇人髻高重重,缠以花带,红则红花(刺绣),白则白桦(蜡染),女子戴花帽,帽边贯以珠缨,前后相交,后拖一长幅。”[6]可见几百年来亻 革家女性首服基本无大变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1.1.2 女性上装

1)蜡花衣。亻 革家女性盛装的蜡花衣为立领、对襟、左右两侧开叉的H型直身衣,长度在百褶裙底边往上10cm左右。袖管宽松,有六分袖也有九分袖。袖中部分和后片下摆部分均大面积饰以橙红色刺绣,衣服的前胸、后背、领部、袖口、袖窿等部位多饰以蜡染。蓝白相间的花纹和丰富多样的图案,给人一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艺术魅力。

2)贯首衣。贯首衣又名“背牌”,据亻 革家人所说,贯首衣是由他们祖先打仗时穿的铠甲演变而来的。它主要由四块黑色矩形布组合而成,无袖,分为前后两块大的矩形和两侧肩较长的矩形,后片矩形明显长于前片,中间留一孔用于套头。在贯首衣的后背和肩部两侧分别饰以刺绣或蜡染纹样,稍富裕的亻 革家人用于结婚穿着的贯首衣在前后衣片上还会坠满各种银饰。

3)上衣围胸。上衣围胸上窄下宽,在腰两侧各留一根绑带,整体形状犹如一件肚兜。在围胸的顶端正中留有一小布纽扣,穿时用于扣在纽扣上。上衣围胸的正中间装饰有刺绣或蜡染图案,整体非常精致。

1.1.3 女性下装

1)百褶裙。百褶裙是苗族服饰常见的下装式样。亻 革家人的百褶裙是由自己织的土布经蜡染和刺绣制作而成,其看似款式简单,却有着非常复杂的制作过程,每一道褶都是用针线扎牢,然后经过高温蒸汽定型制作出来的[2]。褶裥规则、细密、整齐、非常具有律动感[7]。长度到达大腿中部,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无褶无绣无蜡染;中间部分有褶和蜡染图案,以蓝布为之;下摆部分最为复杂,有褶,并以蜡染花纹和红色挑花相间饰之。

2)围裙片。围裙片是由一块四方形布片和两根长方形布条组合而成,长至大腿中部,刚好能盖住百褶裙,宽度约比髋骨之宽长一寸。四方形布片上端两角处各缀一根带子,用于系在腰处。围裙片是亻 革家女性盛装中的辅助服饰,中间布满几何形对称图案,图案复杂,构思新颖、巧妙。

3)围腰片和绑腰。围腰片是一块绘有蜡染图案的蜡花布,蜡花布横长竖短,总体大小比围裙片小。在蜡花布的上边缝缀一条经手工编织并且两端抽掉两寸多横纱的腰带,主要用于绑扎围腰片。此围腰片不仅具有装饰功能,在妇女劳作时更能对衣裙起到保护作用。绑腰是两端坠有流苏、手工编织刺绣的装饰腰带,从前往后系扎于腰后位置。

1.1.4 女性足服

高丁皮鞋和绑腿。绑腿,古称“行腾”“裹腿”或“腿绷”,是系扎在腿部的服饰品[8]。绑腿是亻 革家女性盛装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整体颜色为红色,与头部的红缨朱帽上下呼应。绑腿长约一丈二寸,宽约三到四寸,在绑腿上绣满红色、绿色、白色或黑色的小方块。穿着时由下往上,從脚踝开始缠绕直至膝盖处。高丁皮鞋鞋底以五层猪皮制作而成,鞋底缀有十四枚长约寸许的铁钉[1]。

1.1.5 女性饰品

亻 革家女性盛装配饰主要有头饰、项饰、手饰等。但其主要饰品是佩戴在脖子上的银饰,有龙凤圈和螺丝项圈。龙凤圈,因项圈上刻有龙凤图案的浅浮雕而得名,在龙凤圈的两边坠有鱼、鸟、狮、虎等图形为浮雕基础的银片和响铃,中间吊着一块圆形的银盘,银盘下面又吊有箭、刀、矛、剑、戟等武器。螺丝项圈不封闭,两端如螺丝一样盘旋而成,配戴时,两端的螺丝置于胸前,综上如图2所示。

1.2 亻 革家女性盛装的着装步骤

亻 革家女性盛装的着装步骤分足服、主体部分服装、首服和配饰四大部分。

足服的穿着步骤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是穿高丁皮鞋;第二步是穿绑腿,以小腿为轴,将绑腿从脚踝处一层一层地往上裹,一直裹到膝盖下3cm左右的位置,然后在小腿的后面系上一个活结;第三步在绑腿的最高处,即膝盖下3cm处系上一条配有10根左右捆扎的红长流苏的绑带,系扎时流苏要置于中间位置,然后在小腿后扎结。

主体部分服装的穿着步骤主要分为六步:第一步穿百褶裙。百褶裙在穿着时,以人体前中线为中心,分别向两边围绕一圈,然后在后中处交叠,最后以裙腰两端留出的两条长带系扎。二是穿围裙片,围裙片覆盖在百褶裙上。以人体前中为中心,使围裙自然下垂至大腿中部,然后将围裙片两端的布条系于腰上。三是穿蜡花衣,穿蜡花衣就如穿平时的便服一样,穿好后将蜡花衣整理平服,使之自然下垂,然后将前襟纽扣扣合。四是穿贯首衣。穿贯首衣时首先要注意后片比较长,前后分清楚后,将头部穿过贯首衣中间预留的孔,使之套于蜡花衣上,套好后注意将贯首衣的肩部、前片和后片整理平服,使之自然下垂。五是穿上衣围胸片。穿着时置于蜡花衣和贯首衣上,上部顶端的小布纽与纽扣扣合,使上衣围胸自然下垂,最后将上衣围胸两侧的布条系扎于后腰。六是穿围腰片和绑腰。围腰片比围裙片小,穿着时直接将围腰片覆盖在上衣围胸片上,使之自然下垂至人体腹部。绑腰置于人体腰部,覆在围腰片上,向后系扎于腰后。

首服的穿着步骤:在穿戴前,须将头发盘在头顶上绾一个髻,再将蜡染花冠帕戴入绾好的髻中,长片部分衬于脑后,与两肩垂齐,然后戴有红穗的圆朱帽,用银簪从帽顶圆孔中插入发髻固定,再用一银抹额从前额转系于脑后,将额部垂须理出,让其自然垂摆。此帽的抹额形似弯弓,与发簪相配,组成弓箭,俗称弓头,寓意颇值得深究。

最后是配饰的穿戴:首先佩戴头饰、然后是项饰、最后是手饰。头饰主要有银簪和围头片,项饰主要有龙凤圈(又名大板项)、戒指项、空心项和螺丝项圈[9]。穿戴时直接从头部套入脖子处,装饰部分的浮雕与吊坠都置于胸前。佩戴好项饰后再戴手饰和戒指等。

2 亻 革家女性盛装的技艺特征

亻 革家女性盛装中最突出的装饰手法是蜡染和刺绣。蜡染和刺绣完美结合,遍布整套盛装,使整套服装呈现出红与黑相媲美、蓝与白相交映的艺术效果。亻 革家人没有自己的文字,但其历史却通过蜡染和刺绣记录在了服装上,所以亻 革家女性盛装也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

2.1 亻 革家蜡染

亻 革家蜡染对称工整、精巧细腻、构图严谨、艺术夸张合理,在先秦两汉时期的古文献中就有“椎髻斑衣”的记载[5],可见其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蜡染主要是由蜂蜡和蓝靛配成的原料制作而成。《黎平府志》记载:“蓝靛名杂草……九十月间割叶入靛池,水浸三日,蓝色尽出,投以石灰,满池艳色皆如灰内,以带紫色为上。”[10]蜡染制作工具如蜂蜡、蓝靛、白布、蜡刀,以及平整的木板等都是由亻 革家人自己制作而成的。在制作时首先用一块平整光滑的方形木板,把白布铺在木板上,再把蜂蜡放在容纳器中,用火熔化,待蜂蜡温度到达80°以上时,就可以用蜡刀蘸着如水般的蜂蜡,点在白布上。点蜡完毕后,将布置于蓝靛染缸中浸染3 d,等到完全上色后,用清水漂洗,然后再用沸水进行脱蜡。最后染出来的布,点蜡的地方是白色图案,未经点蜡的地方是蓝色底。亻 革家蜡染装饰手法主要运用在蜡染帕、百褶裙、围腰片、蜡花衣的前胸、后背、袖口、领口、肩部与袖窿等部位。

蜡染的花样很多,没有固定的纹样,亻 革家姑娘从七八岁时就开始学蜡染,看见喜欢的东西都可把它画在蜡染布上。但传统亻 革家人最喜欢画的纹样还是太阳、龙凤、鱼、蝴蝶、历史典故,还有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习俗。亻 革家蜡染最大的特征是其图案常以太阳为中心点,将各种动植物纹样与几何纹样相间组合,然后将其刻画在太阳周围,显示万物靠太阳生长(图3)。经过她们得心应手的绘制,将动植物形象经过提炼、蜕变、创作,从而产生新的艺术形象,然后把这些千姿百态的动物和植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组成了美丽动人的图案。这些图案不仅工整严谨,装饰手法丰富多样,而且点、线、面运用巧妙,构图饱满,细密如麻,但却细而不板,满而不烦,给人一种古朴、回归自然的艺术魅力。

2.2 亻 革家刺绣

亻 革家刺绣和蜡染一样拥有悠久的历史,是由母系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制作工具主要有绣花针、绣花线、底色布和一张衬底巾。绣花线主要以红色为主,白、黄、绿次之。绣出的作品构图严谨,以色套色,以线搅线,色彩斑斓,给人优美、丰富的美感和浓厚的民族生活气息。亻 革家女性盛装中,刺绣装饰手法主要运用在帽、百褶裙、贯首衣、围裙片、绑腰、绑腿,还有蜡染衣的袖中、腰部和下摆等处。刺绣的针法主要有平挑、十字挑、锁绣、回针缝等,即朴实又实用。

平挑也称平针,是刺绣中最基本的装饰手法,也是最简单的刺绣手法,在服装制作中非常常见。但亻 革家妇女经常采用反面平挑,反面平挑与普通平挑相比更加节省线量,如图4所示,实线表示布的反面线迹,虚线表示布的正面线迹。首先在布的反面找到起针点1,然后从正面穿过从2出针,再从3入针穿过正面从4出针,接着再从5入针穿过正面从6出针,如此反复。

十字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十字绣。亻 革家人的十字挑是从反面开始,也被称为反面十字挑。它从布的反面开始数纱绣,能在正面形成更完美的十字效果。反面挑绣的好处是可以方便换线、打结,而且能保证绣好的部分不变毛、不变脏。反面绣运针熟练,既节约时间,也易于变幻图案,对绣工技术熟练程度要求很高[11]。在亻 革家女性盛装上除了运用反面十字挑针法外,还有斜向十字挑、正面双排十字挑、反面双排十字挑等(表1)。

锁绣又被称为辫绣。它是中国古代一种主要的刺绣手法,是由线套线,环环相扣从而形成如锁链般的链条,具有均匀结实的装饰效果[12]。其较适用于长条性能的图案装饰,所以常用来装饰图案的外轮廓。锁绣主要有两种绣法:第一种如图5所示,从1处出针,套一个圆圈,再从与之相鄰的2处入针,再从3处出针,然后再套一个圈,从4处入针,如此反复直到锁绣结束。第二种绣法如图6所示,从1处出针,然后在其上部相邻不远的位置2处入针,紧接着从3处出针,穿过2处,再从4处入针,5处出针,如此反复直到锁绣结束。在进行锁绣工艺制作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拉锁的时候必须保证手劲力量的一致,否则拉出的圆圈左右不对称。

回针缝也称倒针,是一种正面类似机绣,而且非常牢固的手缝针法。因其牢固度比较高,常用于布块拼接。它的运针手法常常“以退为进”,先向前运一针,然后退半针的距离,再向前运一针的距离,以此类推(图7)。勤劳智慧的亻 革家妇女在运用一般的回针缝时还创造出了方形回针缝,方形回针缝较一般的回针缝图形复杂,但其原理与一般回针缝相同。首先从起点1处出针,到2处入针,然后再从3处出针,到4处入针,再从5处出针,6处入针,如此反复直到正面线迹形成方形(图8)。方形回针缝常作为点缀图案装饰在亻 革家女性盛装的下摆、袖子和围裙片等部位。

3 亻 革家女性盛装的文化内涵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亻 革家人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并且没有文字,所以文化的传播主要靠声音和图像符号进行。这种情况导致亻 革家文化的积累非常慢,并且文化非常稳定,缺少变化。而通过这种信息可知,亻 革家文化是一种相对原始的文化,因此能发现很多原始文化的特征。同时亻 革家文化呈现的这种状态也告诉人们,要想了解亻 革家人的文化,除了声音符号外,要先了解她们的图像符号。这些被承载在服饰上的图像符号正是亻 革家人文化的基础,是她们的艺术,也是她们生活中最富创造力和最富激情的一部分。

3.1 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在中国是一种常见的民俗事象。据考证,祖先崇拜最早可溯源到新石器时代,历史颇为悠久[13]。祖先崇拜的特点是通过传说或故事将本民族祖先神化,使本民族的群众对自己的祖先产生敬畏,进而相信祖先能对本族人产生庇护的作用,并对之进行祭拜。在亻 革家女性盛装中,也无不透露着亻 革家人对其祖先的纪念与尊崇。相传,亻 革家人的祖先是古代朝廷的一位武官,因为其战功显著,备受皇帝的褒奖,皇帝为了奖励武官,赐给武官一身战袍。武官为让子孙后代们谨记皇帝的恩宠,就将战袍传给了自己的女儿,并让其子孙后代世代相传下去。所以后世的亻 革家妇女们为了更好地将战袍传下去,将御赐的战袍做成了铠甲式样的贯首衣,以此来纪念祖先的战绩和历史。另外,在一些贯首衣的后背上还刺有“亞”字归宗图。“归宗图是亻 革家认祖归宗的象征,是民族的符号”[14]。亻 革家人相信一个人死后就会回到祖先那里,所以归宗图上那迷宫般的红色纹路会引导她们去寻找最终的归宿。与汉民族祖先崇拜不同,亻 革家人将祖先崇拜的文化绣成图案,制成服装穿在了身上,这种崇拜行为是直白而又深刻的。

3.2 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大多数民族的一种文化特征。由于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再加上封建社会时期的民众文化水平较低,当出现人们无法解释的某些自然现象时,他们只能通过祈求借助神灵的力量来解决,由此便形成了图腾崇拜。亻 革家人崇拜的图腾有龙、凤、鱼、蝙蝠等,但亻 革家人共同崇拜的图腾就是太阳,这在其女性盛装上已很明显的体现出来。例如,象征着太阳的红缨朱帽,还有绘满太阳图案的蜡花衣。亻 革家女性盛装中的蜡花衣,在领部、袖口、前胸、后背、袖窿等部位多饰以蜡染,其常见的蜡染图案是以太阳为中心点,将各种动植物纹样与几何纹样相间组合,然后将其刻画在太阳周围,显示万物靠太阳生长。亻 革家人对太阳的崇拜不仅是因为生产和生活都需要依靠太阳,更重要的一点是源于对祖先射日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天上有七个太阳,地球上的花草树木全都枯萎,大地开裂,民不聊生,最后是亻 革家的射箭能手把其余的六个太阳射下来的,亻 革家后代为纪念祖先射日的功绩,便把太阳作为图腾一路沿袭下来。所以,蜡花衣上的那些太阳图腾既突出了亻 革家人对太阳的崇拜,又记录了亻 革家人独特的历史与文化。

3.3 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是对自然界生物繁衍能力和生存能力的歌颂和期望。从远古时代开始,生殖崇拜就已经盛行。因为当时人们的生活條件艰苦,生命存活不易,所以人们鼓励生育。因为有了生殖,才能繁衍后代,社会才能得以持续发展。作为少数民族之一的亻 革家人也是如此,据亻 革家老人说,亻 革家人所尊崇的弓箭不仅代表着对祖先功绩的崇拜,而且还预示着男女交合,后代繁衍兴旺之意。《礼记》中的《月令第六》中载:“仲春之月……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15]可见弓箭在原始民俗中就是男女交合的象征。亻 革家已婚妇女的头饰就显示着生殖崇拜,用银簪代表箭,插入形状似月亮的红色绾鸠之上,寓意着阴阳结合。亻 革家人的堂屋中,可以看到除了罗姓亻 革家之外,其他亻 革家人都在自己家的神龛上供奉着一把木质的小弓箭,相传这样就可以使自己家的香火传承下去。这些服饰语言与图像符号,无不显示出了亻 革家先民的男根崇拜和生殖观念,以及先民们试图通过生殖崇拜来张扬生命意义的强烈愿望。

3.4 尚武特质

相传亻 革家在中国古代是一个英勇善战的民族。对于其尚武精神的说法,在古代史籍中也多有记载,如“犵兜苗喜逐獸”[16],“亻 革家者,其俗出入以革为生”[17]。所以其服饰流传至今,所表现出来的尚武精神仍然十分明显。例如,女性盛装中的贯首衣,这正是由古代将军作战时所穿着的铠甲演变而来。另外亻 革家女性盛装中的银饰龙凤圈上就坠有刀、剑、戟等兵器,这正是亻 革家祖先在古代作战时所用的武器。此外亻 革家妇女的绑腿上和围裙片上的刺绣图案,也记录着祖先打仗时千军万马的场面和作战时的布阵图。这些都无不展露出亻 革家女性盛装中所体现出来的尚武特质。同时,亻 革家人的这种服饰形制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一种英雄信仰,将这些象征着战争装备与武器的服饰穿戴在自己身上,一方面是为了祈祷自己在战争中得到英雄的保护,另一方面也能时刻提醒自己要有勇往直前、自强不息、不畏艰难的英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亻 革家这个族群由小变大,由弱变强,逐渐发展起来。

4 结 语

亻 革家女性盛装制作工艺融刺绣和蜡染为一体,民族特色与文化特征鲜明,尤其是在刺绣方法上采用反面十字绣、斜向十字绣、双排十字绣等,并创造出了方形回针缝,具有独特的手工艺术价值与装饰价值。由于亻 革家人居住的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又没有文字,所以亻 革家人的文化教义和理论,如祖先崇拜、太阳崇拜、生殖崇拜等,都通过服饰语言和图像符号的表达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亻 革家人的心中,成为了生活于其中的亻 革家人的“背景知识”,并支配着他们的社会行为。总之,亻 革家服饰的结构特征、纹样题材、技艺特征等充分表现了亻 革家人造物与文化相融合的美学理念。


李细珍 李正 孙志芹





参考文献:

[1]雍德. 亻 革家妇女服饰[J].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9(4): 92-97.

YONG De. Womens clothing of Gejia [J]. Journal of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1989(4): 92-97.

[2]熊忆. 贵州麻塘亻 革家家人传统服饰[J]. 装饰, 2007(10): 127-128.

XIONG Yi. The traditional dress adornment of Gejia People in Matang, Guizhou province [J].ZHUANGSHI, 2007(10): 127-128.

[3]钟静. 苗族亻 革家女装基本结构与穿着方式分析[J]. 艺术探索, 2008,22(4): 122-123.

ZHONG Jing. Analysis on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dressing style of Gejia womens clothing in Miao nationality [J]. Arts Exploration, 2008,22(4): 122-123.

[4]廖春霞. 亻 革家妇女服饰浅说[J]. 贵州文史天地, 1996(4): 55-56.

LIAO Chunxia. The simple analysis of Gejias clothing [J]. Literature and History of Guizhou, 1996(4): 55-56.

[5]龙初凡. 飒爽英姿“古戎装”红弓白箭“射太阳”:亻 革家服饰文化内涵考[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20(5): 27-30.

LONG Chufan. Bright and brave “ancient costume” red bow and white arrow “shooting the su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lothing culture of Gejia [J]. Journal of Southeast Guizhou National Teachers College, 2002,20(5): 27-30.

[6]张柬, 彭泰楠. 清平县志[M]. 凯里:清道光十八年(1838): 卷五.

ZHANG Jian, PENG Tainan. Qing Ping County Annals[M]. Kaili: Qing dynasty Daoguan eighteen years (1838): Volume 5.

[7]高山, 张国云, 许平山, 等. 黔东南台江县反排苗族妇女服饰特征[J]. 丝绸, 2017, 54(10): 64-69.

GAO Shan, ZHANG Guoyun, XU Pingshan, et 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n-pai Miao womens clothing in Taijiang County of South-East Guizhou [J]. Journal of Silk, 2017, 54(10): 64-69.

[8]崔榮荣, 张竞琼.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全集[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 134.

CUI Rongrong, ZHANG Jingqiong.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Folk Costumes in Modern Han Nationality[M]. Beijing: 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 2009: 134.

[9]黎平. 漫步且兰黄平[M].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4: 416.

LI Ping. Strolling in the Julan Huangping [M]. Beijing: China Federation of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Publishing House, 2004: 416.

[10]周莹. 亻 革家服饰蜡染艺术的族群认同研究:贵州黄平重兴乡望坝村的研究案例[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1, 3(2): 60-65.

ZHOU Ying. The study of ethnic identity in Ge people batik costumes: a case study of Wangba village in Chongxing township of Huangping county,Guizhou province[J]. Journal of Original Ecological National Culture, 2011, 3(2): 60-65.

[11]鸟丸知子. 一针一线: 贵州苗族手工艺[M]. 蒋玉秋, 译. 上海: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1: 66.

TOMOKO Torimaru. One Needle, One Thread: Guizhou Miao (Hmong) Embroidery and Fabric Piece Work from Guizhou, China [M]. Translated by JIANG Yuqiu. Shanghai: China Textile &Apparel Press, 2011: 66.

[12]廖江波, 张小红, 杨小明. 江西传统夏布绣的技艺特征[J]. 丝绸, 2018, 55(3): 65-71.

LIAO Jiangbo, ZHANG Xiaohong, YANG Xiaoming. Technology and art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Grass ramie embroidery in Jiangxi [J]. Journal of Silk, 2018, 55(3): 65-71.

[13]吉成名. 论祖先崇拜[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39(4): 141-144.

JI Chengming. On the study about ancestor worship [J].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2015, 39(4): 141-144.

[14]刘芝凤. 寻找羿的后人[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 134.

LIU Zhifeng. Looking for Descendants of Yi [M].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2: 134.

[15]钱玄, 徐克谦, 张采民, 等. 礼记(上)[M]. 长沙: 岳麓书社, 2001: 202-204.

QIAN Xuan, XU Keqian, ZHANG Caiming, et al. Rites (Part 1) [M]. Changsha: Yuelu Press, 2001: 202-204.

[16]爱必达. 黔南识略[M]. 台北: 成文出版社, 1968: 93.

AI Bida.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Qiannan [M]. Taipei: Written Publishing House, 1968: 93.

[17]贵州省文史研究馆, 贵州通志·土司土民志[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8: 250.

Guizhou Culture and History Institute. Tusi·Tuming Records, Guizhou General Annal [M]. Guiyang: Guizhou Peoples Press, 2008: 250.

打赏

谢谢您的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

  • 支付宝扫码打赏

  • 微信扫码打赏

  • 扫码打赏,建议金额1-10

    特别声明
    来源:亻革家头条 > 文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亻革家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作者保留权利。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亻革家网立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