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戛镇变爸,吉祥的高原,吉祥的山!
戛镇变爸呈南北走向,兀突在新州镇、重安镇之间。南面为金凤山,为十多户望坝廖氏叔伯兄弟家居住的大窝。中部为草地和张三丰准备搭桥用的几大片石推。
传说当年玉皇大帝下圣皆,叫道人张三丰从冷屏架桥到对面戛汤(苗寨)背后山。张三丰准备了几个月,从远处搬来石头,准备晚上架桥。到了五更天,公鸡打鸣,天快亮了,桥架不成了,张三丰隐身而去,留下的石头一直保留至今。架桥处有一宽宽的草坪,坐在草坪上歇气,远近的山峦、森林、江河尽收眼低!远处可隐隐约约看见雷公山主峰,看见凯里市,看见香炉山,看见谷陇加劳的山头,听见加劳方向火车发出的鸣笛声!近处的山脚下,望坝,芭茅冲,瓦角寨,咬寨清晰可见。
据说,冷屏山上有两个妖精,每逢雨雾天,每逢太阳落山时,就变成婷婷玉立的亻革家少女,将亻革家小伙哄骗到草坪上,趁人不备,将小伙推下悬岩,劫物吃人。童年在附近放牛,割草,听到大哥哥大姐姐们讲这个故事,毛骨悚然,背上直冒冷汗!从草坪往北走,右侧有一山洞,汉族叫“求雨洞”。到了干旱无雨季节,冷屏山下的亻革家、苗族、汉族等,要牵羊,牵狗,拿酒拿肉,带香带纸,到洞前大厅祭拜老天爷,祀求老天爷降雨。听老辈们讲,这个“求雨洞”很大很大。顺着洞往里走,沿着重兴河地下,走到茅评坝,走到安马河。穿过重安江河底时可听到重安江的“哗哗”的淌水声!
继续向北行走五里左右,高原草地中有一山头,象北京、上海的摩天楼群,拨地而起,巍峨屹立。山头上站立一尊几个谷斗样大的石头。几个好奇的青年人爬上去使劲地摇着,只见石头晃动,就是推不下来。再朝北行走三四里,就是冷屏山“三月三爬坡节”的活动场地。
“三月三”这天,春意盎然,晴空万里,微风习习。周围十里八乡的各族同胞,早早的就朝活动场赶来。有来自龙场的,大风洞的,有来自罗朗的,野洞河的,马场街的,皎沙的。有来自谷陇的,重兴的,重安的。有的牵马牵羊,有的提鸡提画眉。人人脸上扬溢着笑容和快乐。亻革家男女老幼更是兴致勃勃。叔叔叔妈穿着新衣,牵着头上戴有布满银菩萨的蜡染帽、身上穿着蜡染衣的童女。媳妇们用红线绣成的新背带,背着可爱的婴儿。大家一路欢声笑语。
亻革家少女们身着盛装,戴着银饰,提着小巧玲珑的竹篮,竹篮里盛满了精心准备的糯米饭,竹篮上盖着自已点的蜡染盖布,与小伙子们一路轻言情语。亻革家小伙们则头上围着红白相间的蜡染头巾,身上穿着荫丹布长衫子,肩上挎着芦笙,手上提着点心,与心爱的姑娘一起,慢步走着,谈笑着。兜个们兜舅们走一路红一线,银玲响一线,到了活动场,停下来,盛装红一片,各类银饰白一片!
重安江,重兴,新州许许多多的生意客,天才麻麻亮,就挑着洋火,洋皂,明子,桐油,挑着米豆腐,凉粉,凉虾,烧豆腐,挑着桔杆,赶来摆摊,叫卖。亮太阳还未当顶,活动场已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站在活动场地的亻革家老人,拿掉咋在嘴上的烟杆斗,站在活动场中央,放开嗓门大声喊:“三月三爬坡节”活动,现在开始!接着,在各个场地,赛马的,斗羊的,斗鸡的,斗画眉的开始了!
亻革家兜个兜舅一群一党的,有对山歌的,跳芦笙舞的,有躲在草丛中吃糯米饭的。活动场上,催马扬鞭声,画眉优美的叫声,对歌声,芦笙声,银玲声,汇成一曲曲交响曲,久久回荡在岭屏山上空!
谢谢您的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

支付宝扫码打赏

微信扫码打赏
扫码打赏,建议金额1-10
还没有任何评论,赶紧来占个楼吧!